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天才
张 子
教育的终点是解放,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兴趣。解放,就是回归自我,发现自我,找到自己的天性和智慧;也就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天才,培养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——因为人人都有一个自我,人人都有灵魂,人人都有佛性,人人都有天性和智慧,每个人在某一方面都可以找到自我天才的出口。真正的教育来自于自我的而不是家长和教师,教师和家长只充当引导和激发的角色。
在中国,在世界各国,在这个人类社会教育当中,正缺少一种适合于天才(有天性智慧的,而不是偏见的)的重要教育方式,缺少生命意义的教育方式,没有人认识自己,发现自己,发现自己的天性和智慧的教育方式。教育是以成了人类的一个笑柄。培养天才不是成为国家的机器,也不是成为某种炫耀,而是成为他自己,一个自由精神和智慧的自己。因为自由和智慧,生命才有光彩,生命才有意义,才能真正地理解家庭、感恩国家和无私地奉献于人类。而现行的教育体制不知扼杀了多少爱因斯坦。
曾越是伟大的人,其罪孽越深,因为伟大窒息了许多人的平凡。谁有权?谁没有权?谁都有权成为天才!成为伟人!因为有时伟人的一面之词,混淆和障碍了每一个人成为伟大智慧的思想天空。几乎在创造的同时,分辨、汲取有可能的营养才是每一个人自身伟大的解放。尊敬、崇拜、偶像、仿效、膜拜、听话,那是人类所自我制造的无知和愚昧的道德枷锁。因此,当别人伟大的时候别想着你脑袋里则塞满了愚行。
任何教育不能达到天才标准的教育都是无用的和作废的,是践踏生命和浪费生物资源的。21世纪起,大学教育资质的标准将是颁发 “ 天才文凭 ” 而不是 “ 本科文凭 ” 。同时,研究生、硕士、博士、博士后、教授文凭和资质会得以废除或者推进,也或者其它。对于不相信的同志来说,就如同你对待低级生物一样的意识吧,因为他们本身并不值得相信。
总结自己,而不是学习别人,自己总结,而不是阅读智慧!中小学教育偏重于培养兴趣和激发兴趣;高中教育偏重于思维、方法教育,大学教育则要体现于彻悟与智慧,也就是自我天才的发现,自我的一种天才方法的形成。再者,高中理科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,至少志趣相投的学生可以自发团结一起成立个人或团体实验室;文科生至少在高中开始写书,而不是闭着眼睛开垦书本。——学习不是目的,创造新价值才是根本,社会锻炼和自身创作也是关键和核心。
教育不应当拘泥于学校或者学院,更应该在任何时候,任何地点学习,社会的任一角落。所谓30而立,40而不惑,50而知天命的孔子思想,那只是个人的私家偏见。孔子并不明白宇宙之真谛和自然之性情,或许 “ 天赋 ” 有限,至少不应该作为人生标准。在当今社会,或许至少提前10年,生命才得以延长和更有意义。
文摘:网络 编辑:极品女红
评论